先做个广告:如需代注册ChatGPT或充值 GPT4.0会员(plus),请添加站长微信:gpthuiyuan
推荐使用GPT中文版,国内可直接访问:https://ai.gpt86.top
最近一次的凤凰卫视《一虎一席谈》节目辩论的是ChatGPT,其中就谈到“ChatGPT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?”这应该也是很多中国人心中的疑问,尤其是那些关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有识之士。
在谈这个问题之前,笔者想先说说节目中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,有嘉宾说虽然OpenAI公司和美国现在领先,但是相信中国能够弯道超车,在较短的时间追上来。
但另一位嘉宾说,人家OpenAI公司已经在这方面探索、耕耘了8年,你凭什么就可以在很短时间追上,人家用了8年时间,你为什么就不需要8年?这里面的逻辑在哪?
好,下面我就来告诉这位嘉宾这个逻辑在哪,可口可乐总裁曾说可口可乐99%都是水,关键就在那1%,很多突破性的科技也是一样,大部分都只是普通的技术。就说ChatGPT,不外乎人工神经网络、深度学习、transformer、大模型等等,这些技术其它公司都是掌握的,甚至不比OpenAI公司差,transformer就是人家谷歌的技术(看到ChatGPT的成功,气得谷歌说以后不再把技术公开了),而关键的突破就是一层窗户纸,一旦捅破,其他研究者或许便恍然大悟:哦,原来如此!然后就可能很快追赶上来。
但捅破这层窗户纸那就需要8年时间,不然为什么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不起呢?
当然,现实中没那么简单,由于OpehAI并没有完全公开其技术,别人就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摸索,但那些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人,一旦用过你的东西,很可能就会得到极大的启发,相当于有人给他指明了方向,使其不再继续于黑暗中摸索,那么就完全可能较快达到同等水平。
另一方面,GPT的很多技术细节也在不断被公开,比如不久前出炉的文章,《GPT-4内幕大泄露!1.8万亿巨量参数,13万亿token训练,斥资6300万美元》。
现在转回主题,为什么ChatGPT没有出现在中国?
这个其实大家也都基本知道答案了,那就是中国人与欧美人比起来,比较缺乏冒险精神。
比如上面这篇文章所说:
如果OpenAI云计算的成本是差不多1美元/每A100小时的话,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,训练成本大约是6300万美元。
这还不包括所有的实验、失败的训练和其他成本,比如数据收集、RLHF、人力成本等。
仅仅是模型训练一次就需要至少6300万美元,当然,如果你让中国人觉得这个钱花了能带来相应的收益,还是会有很多人有能力、愿意花这个钱的,但如果你说这个钱花了,到底有什么效果,能不能成,咱也不知道,那恐怕就……
可是OpenAI这样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就敢去做,就敢冒这个风险,所以人家先搞出来就很正常了。
最近发生了一件轰动全球的事,一艘名为“泰坦”的泰坦尼克号观光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发生事故,其中5个人全部遇难。
对于这次事故,潜水器建造和运营者非常不严谨的科学态度,我们当然是反对的,而其本人也在这次事故中遇难,但我们同时可以看出西方人真的是敢冒风险和不怕死,这种大无畏的探索精神是否值得我们学习呢?
曾有不只一个人问过笔者:你写这些文章有什么用呢?
因为他们知道笔者写这些文章并赚不到什么钱,在他们看来没有钱赚就是没用,就不应该去做,对此笔者也无言以对。但从笔者内心来说,就是为了思考、探索和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以及一些基础理论上的思路,并将结果写成文章,或许能给业界带来一些启示。
不过目前看来还是有好的趋势,有越来越多的人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,比如直播平台上的何同学、手工耿等等(不知道他们是谁的可以去问下度娘),虽然对于咱们14亿的人口大国来说,这些人的数量还太少。
因此笔者认为,对于有些人,尤其是年轻人做一些无用的事、傻事,社会应给予足够的宽容,甚至是给予一定的支持。我们应摒弃一种观点,有用的风险才值得去冒,反之,应首先鼓励社会形成敢于冒风险的风气,无论这些事情是否有用。一旦风气形成,才会有更多人敢于尝试风险较大的事情,也才能更多地把这种精神带入到科技探索中来,也就更可能取得突破性的发现或发明。
笔者曾写了文章《人工智能思维》,主要想讲人工智能思维就是要“拥抱不确定性”,什么叫拥抱不确定性呢?那就是要敢于冒风险,敢于失败,像ChatGPT这种没有现成的先例,需要完全创新的事物,想要取得突破,就必须要有这样的精神。
拥抱不确定性还有一层含义,那就是我们不能追求事物十全十美,不能要求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,需求分析、设计等等都搞好了才动手,并认为一旦完成就能达到理想的结果。这是对于成熟事物的做法,比如要建一幢大楼,开工前必须将一切都设计好,但即便如此,施工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变更。顺便说一下,笔者是学建筑的,并在建筑企业工作过5年多。
对于人工智能这种探索性的事物,谁也不知道前路该如何走才是正确的,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,且不能保证结果与我们设想的完全一样,有时甚至可能是大相径庭。
最近有一本书似乎挺火,《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》,笔者非常赞同书名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,虽然听朋友说这本书写得不怎么样(啰嗦、重复)。
是的,许多伟大的创造和创新都不是一开始就计划好的,甚至一开始根本就不是为此而来的,而是在摸索的过程中机缘巧合,或者研发者突然灵光乍现,然后伟大的创新就诞生了。
比如,乔布斯想把苹果的音乐播放器iPod做得更小,可研发人员搞了很久也搞不定,因为屏幕的关系没法做得很小,乔布斯想了想说,那就试试不要屏幕,结果又一个伟大的产品——口香糖大小的iPod shuffle诞生了。
再比如,雷达研究人员无意中发现,雷达发出的微波把他们带去的午餐给加热了,于是微波炉诞生了。
我小时候在课本上学到,中华民族是勤劳、智慧、勇敢的民族,我就想咱们这个民族好像把优点都占完了,就没有缺点了吗?后来对国外有了更多了解,发现我们的缺点可能就是不太敢冒那种结果不明的风险,因此现代科技上革命性、颠覆性的创新我们还很少,当然,这与我们之前科技较落后也有关系。
今天我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,中国已名列世界前茅,是时候所有中华儿女一起努力,改变我们的这一缺点,让中华民族也更加敢于冒风险,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站上世界民族之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