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助理成了新热门
高歌猛进了半年的 ChatGPT,最近沉淀下来了。数据显示,ChatGPT 访问量增速连续三月下跌。其实直到现在,也没有那么多人知道 ChatGPT。前段时间,科技媒体 The Verge 和咨询公司合作,调研了 2000 多名美国成年人,了解他们对生成式 AI 的看法,结果有些出人意料。ChatGPT 虽然知名度最高,但也就 57%。你追我赶的 New Bing 和 Google Bard,甚至没有过半。文生图的两座大山,Midjourney 和 Stable Diffusion,都只有 20% 多。更别说真正用过这些 AI 的人了,他们只占到了三分之一,主要是千禧一代和 Z 世代。人类似乎迎来了稍事休息,巨头之间的竞争也进入了静水流深的状态。生成式 AI 届「初代网红」ChatGPT,接下来该做些什么?最近,The Information 的一篇报道,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:你的职场个人助理。我们不是已经用 ChatGPT 写代码、开脑洞、做各种事了吗?OpenAI 官方想做的个人助理,可能有些不一样。ChatGPT 个人助理的作用: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ChatGPT 个人助理的难题:信任危机和虚假信息ChatGPT 个人助理的背后:和微软亦敌亦友的 OpenAI🔗https://www.theinformation.com/articles/openai-plans-chatgpt-personal-assistant-for-work-setting-up-microsoft-rivalry?rc=dhqaut 以下是原文编译,为了阅读体验,爱范儿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——短短半年,ChatGPT 成为了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品牌,OpenAI 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:让 ChatGPT 成为「超级智能的办公个人助理」。上个月,身在伦敦的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,向部分开发人员透露了这件事。ChatGPT 个人助理的基础功能不言自明,像是起草邮件、回复信息、总结会议。与此同时,它将基于个人和职场的内部信息,执行各种任务,包括学习本人风格写文件,提供有关业务的最新动态等等,相当于在入门级功能之上,变得更加个性化。另外,OpenAI 内部还在关注一件事:开发人员如何使用 ChatGPT 创建 AI 代理。当人类设定好目标,AI 代理会主动提出并执行各种任务,尽力将这个目标完成,所以又叫「自主人工智能」或「AI 智能体」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当目标是增加软件的销量,其中一个任务可以是生成联系种子客户的邮件模版。由 GPT-4 驱动的 AutoGPT 就是这样一个项目,在今年 4 月大火。ChatGPT 个人助理,也很可能这么独立和自觉。OpenAI 本月初的一项招聘,或许也和 ChatGPT 个人助理有关,给了旁观者们更多的猜测空间。前 Facebook 高管 Peter Deng 加入了 OpenAI,担任消费产品副总裁。他是 Facebook Messenger 首位产品经理,当过 Instagram 和 Uber 的产品负责人,也曾在生产力软件公司 Airtable 任职。这位新晋高管在领英提到,OpenAI 希望开发「提高人们生产力和创造力的辅助功能」。虽然 ChatGPT 搅弄风云半年多了,但到底怎么用它赚钱,哪种产品和商业模式可能创造最大价值,包括 OpenAI 在内的大多数公司仍在初试锋芒。先行一步的微软,推出基于 AI 的 Office 365,将阅读文档、制作 PPT、总结会议、撰写邮件等工作自动化,并计划向客户收取 40% 的溢价。OpenAI 通过 API 出售对大语言模型的访问权限,推出针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。付费的 ChatGPT Plus,订阅人数超过 200 万,预计每年为 OpenAI 创造数亿美元的收入。OpenAI 还在考虑开设针对 AI 应用的「App Store」,让企业便捷获取经过精细调试的大语言模型应用,如起草营销材料的 AI、识别金融诈骗的 AI、提供客服功能的 AI。OpenAI 甚至计划推出一个新的开源大语言模型,跟上 Meta Platforms 等竞争对手的脚步。所以,开发 ChatGPT 助理,也将是 OpenAI 商业化的一种可能性。开发可靠的个人助理,OpenAI 需要下很多功夫。目前,用户通过网页或 app 访问 ChatGPT,所有计算都在微软的云端进行,由英伟达的芯片驱动。如果希望响应更快速、更个性化,成为新时代的苹果 Siri,ChatGPT 个人助理可能将部分部署在用户设备上。然而,将 AI 模型缩小但又不至于牺牲质量,不是立刻能够实现的。让 AI 实现个性化,个人数据也不可或缺。所以,OpenAI 还应获得用户的许可,拿他们的个人数据训练 AI,包括邮件、联系人、文档等信息。在这方面,OpenAI 或许可以参考微软、Google,它们开发了很多生产力软件,允许外部开发人员在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使用数据。AI 个人助理的市场究竟多大,没人能够给出准确数字,隐患却已经出现。一是信任问题。相比于购买 OpenAI 的服务,有些公司更愿意使用开源 AI 模型,开发自己的助手,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运行,也就没有了向 OpenAI 泄露敏感数据的风险。默认情况下,ChatGPT 吸收的任何信息,都会成为数据库的一部分。虽然在今年 4 月,OpenAI 推出过数据使用的新规则:用户可以关闭聊天记录功能,避免个人数据被官方拿去训练。微软也向企业客户提供价格更高的产品,确保数据不会被吸收到公共 AI 模型中。二是虚假信息。ChatGPT 有概率生成错误答案,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。因为种种技术挑战,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教授 Ion Stoica 认为,开发高度个性化的 AI 工作模型,至少需要几年时间。开发个人助理,可能会让 OpenAI 和很多公司产生冲突,包括盟友微软以及它的客户。因为它们都在基于 OpenAI 的技术,构建类似的服务。微软的 AI「副驾驶」不必多说,它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 OpenAI 的通用模型,开发更加个性化的 AI 助手。另外,不少购买 OpenAI 服务的客户,其实也怀着同样的心思。软件服务提供商 Salesforce,已经推出了基于 OpenAI 技术的销售软件,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帮客户起草邮件,只需提交公司和产品名称。就算没有 OpenAI,如果开源的大语言模型继续进步,开发人员或许也能创建自己的助手。初创公司 Personal AI 就是一个例子,它训练了开源模型和自有的大语言模型,模型还足够小,可以完全在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上运行。Personal AI 希望,他们的软件通过了解用户的个人数据,起到替代人类开会、自动回复工作消息等作用。再说回微软与 OpenAI,它们属于相互依存又彼此竞争的关系,目标客户也高度重合,不仅体现在 AI 助理这方面。微软曾经表示,企业应该通过微软购买 OpenAI 的服务,因为微软提供了额外的功能和安全保障,比直接从 OpenAI 获取还要更好。不过,就算真的针尖对麦芒,它们的协议也不允许分道扬镳。微软首席财务官 Amy Hood 最近提到,微软永久拥有 OpenAI 通用大语言模型的访问权限,如果 OpenAI 未来盈利了,微软也将分到很大的蛋糕。
本文链接:http://lechangxia.cc/gpt4/379.html